Yoga Articles

解剖学的应用——Pincha Mayurasana

我们经常提到的前臂倒立或者手肘倒立,梵文名称是 Pincha Mayurasana,Pincha 的意思是下巴或者羽毛, Mayura 的意思是孔雀,在这个体式中,躯干和双脚离开地面,身体只靠前臂与手掌支撑,这个体式就像一只孔雀开始起舞的样子,所以这个体式也叫孔雀起舞式,英文名称:Peacock Feather / Forearm Balance. 这是我目前一直想要解锁的一个体式。想要解锁体式,首先,就要分析这个体式,以及所涉及的肌肉,然后针对这些肌肉来安排相应的练习。首先,这一个倒立平衡体式。然后,从下往上分析一下各个关节的运动,前臂旋前,肘关节屈曲,肩关节屈曲并内收,肩胛向上旋转,髋关节伸展,膝关节伸展,踝关节背屈。最后,从人体解剖学的角度分析一下涉及的肌肉。 从上面的解剖图我们从下往上具体分析一下。为了令肱骨外旋,我们要收缩冈下肌,小圆肌和三角肌后束。肩关节向前绕转,启动前锯肌与胸小肌,将肩胛骨拉离脊椎中线。启动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,让前臂旋前。 接下来,为了将身体往上抬,肩膀下沉,启动的是肩胛提肌,斜方肌上束和前锯肌。同时,为了避免耸肩,需要收缩斜方肌下束,将肩膀远离耳朵。启动菱形肌,将肩胛骨拉向身体中线。为了保持身体中段的稳定,要启动腹直肌与屈髋肌群,就是髂腰肌及其协同肌(股直肌、缝匠肌、阔筋膜张肌,耻骨肌、长收肌)来固定骨盆。 启动髋部伸肌(腘绳肌,臀大肌),夹紧臀部,尾骨向内卷。同时收缩下背部肌肉(腰方肌与竖脊肌),使下背内拱,不塌腰。最后启动股四头肌与阔筋膜张肌,以伸直膝关节。启动小腿前侧的胫骨前肌,令踝关节背屈。 总之,整个体式的完成需要肩胛的稳定,肩关节柔软,核心与臀腿的力量。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有针对这些肌群来安排相应的训练。比如:1. 肩背的力量与稳定:肘板,四柱支撑,动态海豚式及相关的变体等2. 肩关节的柔韧性:一些开肩体式,如大猫伸展式(融心式)、用瑜伽带开肩3. 核心与臀腿力量:船式,板式,阿斯汤加站姿序列等。 资源:人体解剖学的图来自《瑜伽解剖学》-人民邮电出版社

瑜伽是修行

瑜伽的门槛不高,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习练,不分男女,不分年龄。瑜伽还具有包容性,可以与其他运动结合,如撸铁,如健身,如跑步。瑜伽在很多人眼中或许只是轻缓拉伸,或许是各种眼花缭乱的炫技或扭成麻花的竞技比赛,但这些都只是瑜伽在不同人的眼中展现的一部分,而非全貌。真正的瑜伽是一种生活方式,包含身心灵的种种修练。 瑜伽分为八支,是瑜伽习练的八个阶段,分为制戒Yama,内制Niyama, 体式Asana,,调息 Pranayama,制感Pratyahara,专注Dharana,冥想Dhyana 与三摩地Samadhi。 体式只是瑜伽八支的第三支。真正的瑜伽无关竞技,瑜伽体式不是互相攀比,而是唤醒身体的觉知。每个人每一个阶段对身体的把控不同,那么体式做到什么程度自然不会有人对此苛求。瑜伽八支第一支Yama的第一条就是不暴力,对别人不暴力,对自己的身体也不暴力。为了短期速求的效果而勉强轮式,最后只能以腰部代偿;为了追求快速一字马,翻髋压迫骨盆与脊柱,最后受伤而影响习练,反而得不偿失。 每一个练习者都会有追求完美体式的阶段,都会有咬着牙痛苦坚持的执念,还有强迫自己专注冥想,更免不了与他人比较,向外界炫耀,我觉得都是正常的,这是一个必经之路。通过瑜伽,让我们放下执念与攀比,让我们更了解自己,更好的去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,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安宁。每一次习练身体状况不同,觉知也不同。这一次不是下一次习练的参照,别人也不是你的参照,每一个习练在自我当下所做出的最好展现。我习练瑜伽的时间不长,仅两年,但是就是靠着这种平和的心态,认真的态度,支持我解锁了一个又一个高阶体式,同时也不让外界影响自己的内心。 瑜伽在体式中所呈现的是外在的平静如水,内在的波澜壮阔,是温婉优雅中的张力。而这些也从垫上的时光延伸到生活。瑜伽是哲学,也是信仰,在我心中是神圣的,在外修身,在内修心,是一次次了解自我,探索自我的修行之路。

收腹收束法(Uddiyana Bandha)

瑜伽收束法bandha 即班达(中文名:收束法),意为“约束控制、封锁封印”。它是瑜伽中特有的练习方法之一,含有收缩、束缚的意思。Bhdha 可以使人聚敛散布在体内各处的气息能量,进行集中和控制,从而产生更多的人体能源,这些能源使人体能够更加有效的、去利用自己身体的功能资源。Uddiyana Bandha 是收腹收束法,也叫腹锁。收腹收束法的过程就是提升横膈膜和胸腔,把腹部器官向后朝脊柱方向紧缩。《瑜伽之光》中提出,收腹收束法被称作最好的收束法,在有经验的瑜伽大师指导下,不断练习并掌握这种收束法的修行者可以变年轻。 收腹收束法应该仅在外屏息的时候练习,也就是在完全呼气和再次吸气之间屏息时练习。它锻炼了横膈膜和腹部器官。横膈膜提升后形成的空腔给予心脏肌肉轻柔的按摩,因此也加强了心脏。此外,收腹收束法不应该在内屏息时候练习,否则会对心脏和横膈膜造成压力,眼球也会突出来。谈一谈我对腹锁的想法。很多人做不到腹锁,关键点在于很多人将肚脐向内收,这是不对的,应该是将横膈膜向上去提的感觉。找到横膈膜上提感觉后,把喉锁锁住,因为只要喉锁松动就会有气进入,这时候腹腔就不是真空的状态了。所以要找这种临界的感觉,找到平衡。腹锁后腹部是一个内凹的形状,通过长期的练习,使腹锁的时间超过 20 秒,接下来就可以尝试用力向下前方(即盆骨上侧)绷紧腹肌,使腹部中心部位的肌肉隆起,其余部分肌肉放松,推出腹直肌,这样就可以向 Nauli 进阶了。通过每天清晨的腹锁练习,我还发现,在跳跃,穿越,还有手倒立跳跃的时候,双手五指抓地,启动上背部力量将背部朝向天花板的方向,这时候如果启动腹锁,可以让身体变轻,可以有一瞬间滞空的感觉。我相信,随着习练时间的增加,对身体觉知力增强,是可以实现轻飘飘,“飞”起来的感觉。 资源:收腹收束法 Uddiyana Bandha 的定义来自《瑜伽之光

我的瑜伽蜕变之旅

从2020年6月份开始接触瑜伽,到如今刚好满2年。从呼吸都不得入门,一个拜日式A都气喘吁吁的瑜伽小白,到如今渐渐得心应手,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体式,如今随着每日的习练而一一解锁。如今在学习TCC,希望今后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,从而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瑜伽这个大家庭。 应该挺励志的吧,20岁初检查出双膝半月板缺损,然后尾椎骨质增生,再然后腰肌劳损。有时候压迫神经,发作起来往往两三天只能躺在床上,连翻个身都要别人帮忙。以前几乎每半年都要针灸推拿一次,来保证不要发作。 习练瑜伽的初衷是希望可以缓解腰肌劳损。2020年因为covid-19,新加坡封国2个月。那时候整日里窝在家里葛优躺,原本就不大好的要腰肌与肩颈都更加难受了。为了身体,2020年6月份就开始在网络平台上习练瑜伽。一开始跟练哈他瑜伽,再然后接触了流瑜伽,从此真的是欲罢不能。 这两年来,不但腰肌劳损没有再发作,连肩颈酸痛都一并治了。曾经只能羡慕仰望的一字马,倒立,各种手平衡体式,随着日复一日的习练逐渐解锁。一些高阶的体式,相信只要坚持习练,解锁只是时间问题。 每天清晨风雨无阻准时铺开瑜伽垫,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开始习练,迎接晨曦,不是因为自律,而是热爱。如果内心没有热爱与信念支撑,如果不能享受过程的美好,很难坚持下去。能够坚持,是因为瑜伽时不时让我看到惊喜的小进步。身体变得更柔软了,酸痛感没了,身姿更挺拔了;围度变小了,有肌肉线条了;还改善了驼背圆肩,膝超伸,还有小腿外翻各种体态问题。 除了体式带来的进步,还有心态,通过调息,变得更加的平和与宁静。每一次习练中,专心于身体肌肉的每一处变化,并将呼吸带入其中,增强觉知。同时渐渐放平了自己的心态,瑜伽体式不是相互攀比,真正的瑜伽无关竞技,而是唤醒身体上的觉知。通过瑜伽,让我们更了解自己、更好的去接纳自己。 接受不完美才能慢慢走向完美。只有摆正心态,才不容易受伤。 我们要将瑜伽当做一辈子的事情,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,享受自己的节奏,不比较,不慌不忙,不骄不躁,慢慢来才比较快。要相信,只要身体准备好了,所有体式的解锁是自然而然的。

Archives